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十年反华阴谋瞬间瓦解,美国陷入困境!中国成印度的照妖镜

发布日期:2025-09-11 10:42点击次数:

面对美国的警告,甚至加征关税的惩戒,印度依然坚持“服务于本国利益”的原则,在进口俄油这块儿保持着自己的节奏。外界有些质疑,印度方面也没绕弯子,坦言:除非整个世界都下禁令,否则他们停进口俄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。换句话说,只要联合国不出手,印度不会轻易放弃俄油。那他们到底凭啥敢跟美国硬碰硬呢?

中美角力:关税杖下的俄油争夺战

2025年8月27日,美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加征50%的关税正式实施,这场源于俄油进口的贸易纷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。特朗普政府指责印度为俄罗斯的战争提供支持,因而将印度的纺织品、医药等重要出口行业推向了危机边缘。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4年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达到了457亿美元,而此次关税措施直接影响了印度价值482亿美元的出口,预计会使印度经济增长放缓0.8个百分点。

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压力,印度政府表现出了难得的强硬派风范。莫迪在新德里的一场记者会上直截了当地说:“印度的能源政策是为了14亿人民的利益,而不是在打地缘政治的算盘。”这份底气,主要来源于俄罗斯石油带来的扎实经济红利——到2025年7月,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达到207万桶,占整个进口总量的44%,而且价格比国际市场低12美元每桶,仅此一项,印度每年就能省下80亿美元。更重要的事是,印度信实工业集团和俄罗斯达成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原油供应协议,每年交易金额达130亿美元,差不多占到了全球原油供应的0.5%,这也让印度的能源安全不再单一。

美国的关税措施看似厉害,其实主要打在棉花上。印度工程出口促进委员会数据显示,虽然美国客户暂停了新订单,但印度通过开拓接近50个国家的市场,纺织品的出口量也只减少了20%到30%,远没有预期那么惨。更讽刺的是,印度炼油厂把俄罗斯的原油加工后,再卖到欧洲,每桶还能赚20美元,反倒在制裁的影响下越赚越多。这种“左手买俄油,右手卖欧洲”的套利手法,让美国的制裁变成了国际间的笑话。

中国在背后给印度提供的支援,成了印度抗美战略中的一个关键后盾。

在这场博弈中,中国扮演的角色相当关键。2025年8月21日,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在新德里公开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是“霸凌行为”,直言“沉默只会让恶霸更加嚣张”,并保证中国市场永远向印度敞开。这番表态可不是空话,而是有坚实成果支撑——2025年中印双边贸易突破1184亿美元,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。印度对华出口同比上涨8.7%,电子产品出口额达到35.8亿美元,增长了35.1%。

中国的“兜底”主要体现在哪些具体措施上呢?当美国对印度的医药产品加征关税时,中国迅速扩大了抗癌药、疫苗等印度优势商品的进口额度;在印度纺织品遇到贸易壁垒的情况下,中国的电商平台还特别开设了“印度好物”专区,短短三个月销量就突破了10亿美元。还有更有战略眼光的是,中国鼓励印度积极参与“丝绸之路”倡议下的产能合作。在古吉拉特邦建起来的中印工业园区,已经吸引了50家印度企业入驻,专门生产一些可以替代美国货的产品。

这种帮扶带来的蝴蝶效应开始显现出来了。印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,到2025年上半年的时候,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到了850亿美元,降了12%。具体表现为,电子零件、机械等制成品的进口有所下降,而矿砂、石墨之类的原材料出口增加了22%。更关键的是,印度的企业们也把中国当作应对美国的重要战略支撑——像塔塔集团就宣布要把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线从美国搬回中国,理由是“中国的供应链更靠谱”。

华为镜:印度崛起的咱们大国之路

印度学者阿伦巴赫·戈什的文章《中国:印度的战略镜像》在新德里引起了不少讨论。他在里面提到,两国都遇到区域发展不均衡、产业升级的压力,但中国用30年的时间搞出了减贫的奇迹,高铁网络铺开、5G技术突破,为印度提供了一个不能完全照搬的样板。 这个观点在印度的精英圈子里逐渐达成共识——莫迪政府推行的半导体印度项目,正是想借鉴中国那种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做法。

在产业策略方面,印度也开始吸收中国的经验了。虽然230亿美元的PLI计划因为官僚作风只完成了37%的目标,但在手机制造行业里,富士康等企业借助中国供应链的支持,出口额实现了40%的增长。有意思的是,印度半导体制造企业还和以色列的高塔半导体合作研发28纳米芯片,目标直指中国中芯国际的技术路线,预计在2025年底实现量产。这个学华为的做法,正在逐步改变着印度的产业格局。

中国展现出的硬实力,让印度把它当作最重要的参照物。面对美国要求印度在印太战略上站队,莫迪政府走了一条不同的路——一方面积极参与四方安全对话,另一方面又和俄罗斯签署能源合作协议,同时加深与中国的合作关系。这种多方平衡策略,让印度在2025年联合国关于涉俄的投票中,连续三次选择弃权,跟中国的立场几乎一致。正如戈什所说:中国教会印度,大国的尊严不是靠乞求来的,而是靠实力角逐出来的。

这场角逐的最终结果还没完全揭晓,但局势已经逐渐明朗。美国用关税大棒打在印度身上时,中国市场那一层缓冲垫帮了印度不少忙,让它有了抵抗的底气;而当印度在半导体等高科技行业还在摸索前行时,中国的成长之路给了它不少启示和借鉴。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