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9-18 20:40点击次数:
[他曾在天安门广场扛旗走过,12年零失误的升旗故事,突然变成了农村卖货的“土豪”]
朋友们
有个大帅哥,曾经肩扛五星红旗,站在天安门广场上,威风凛凛,那场面
你说他能想到,后来居然会放下那份全民瞩目的光环,跑到乡下田间地头
这转变,根本像是天差地别,搞得闹得沸沸扬扬
不少人都在猜测:这人是不是疯了
还是有什么不得已的故事
其实,背后那故事,真是热血又感人
[从天安门到乡村,他的故事比电影还精彩]
你知道
那位男孩叫张自轩,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的一个普通农村,父母都是种地的,日子过得即使不差
说实话,他从小就比一般的小孩高出不少
小学里,他经常自告奋勇当旗手,站在操场上挥舞着小旗子,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,那感觉
每次看到自己手中那面鲜红的旗帜升到天上,心里都觉得格外庄严、格外神圣
有时候,家里人都说:“自轩,你长得这么高,干脆以后当军人,要不然就当个旗手
” 2010年,他刚满17岁,就义无反顾穿上了那身迷彩
这年头,能当上军人,那可是挺光荣的事,更要紧的是像他这样高个子
天生就有“当旗手”的潜质
刚入伍那会儿,训练格外狠,什么钻地、爬绳,居然连衣领都要别大头针防止头歪
每天挥臂练习,那根旗杆重达30斤,他得用指尖夹紧
记得他曾创下过连续40分钟定杆的纪录,腰都快要断了
三个月下来,体重掉了23斤,但那股钢铁般的韧劲
后来,他终于成为天安门国旗擎旗手
从此开启了他长达十二年的升旗生涯
天安门广场就已经迎来了第一缕晨光
张自轩早早起床,穿着整齐的军装,检查好旗杆、旗帜
每次升旗都要精确到秒,旗帜升到顶端的那一瞬间,刚好赶上太阳升起,那场景,说实话
你想想,他做了这么多次,7781次,没有出过差错
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
这背后,是无数个凌晨的坚持,是手掌被磨出老茧的痛
是风雨中依然站立的坚韧
有一回天降暴雨,大家都撑起伞,他和队友们却选择任凭雨水淋在身上,像铁人一样
那一刻,现场的氛围格外震撼,大家都在喊“祖国万岁”,那种感觉
为什么他放弃光鲜的“铁饭碗”
这个决定,真是“震惊”了所有人 你知道
2022年12月,他满满的十二年服役期结束了,荣誉退伍,按理说是可以拿着“铁饭碗”稳稳当当地过日子了:河北邢台的公务员岗位,稳定得像铁一样
但奇怪的是,他居然在退伍后不到一年,又辞了职,直接跑回农村,开始卖农产品
这个决定,根本像是炸雷一样
炸得网上“哗哗”的哄闹
家里人都不理解,妈妈担心他放弃稳定的生活,爸爸沉默许久
只问一句:“你想清楚了没有
”但他那双眼睛,格外坚决
他搬回家乡,租了一间简朴的小瓦房
屋里只有一张木床、几张桌子和一台二手电脑
第一次直播,就穿着旧迷彩服,站在红薯地里,手里拿着手机,声音磕磕绊绊的
但那一小时的订单就突破了7000单
两个月时间里,他接连搞了好几场直播,卖出两万多单农产品
帮着600多户农户把库存清空
以前那个在天安门升旗的“旗手”,变成了“农场的直播主播”,这跨度
他走遍了云南红河的梯田、海南的三亚果园、湖北秭归的橙林,粉丝们都喜欢叫他“张班长”
他的直播间,没有花哨的动画、没有炫酷的背景,全都是最朴实的农村风景
依然保持着军人那股挺拔的站姿,面对质疑,他从不多辩解,只是淡淡地说:“坚守初心
”其实,他心里明白,无论是升旗手还是直播带货
都是在为人民服务的不同方式
从“升旗英雄”变成“农产品守护者”,这个转变
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知道
他把自己卖农产品的事儿看成是“守护新旗帜”,把销量当作“升旗”一样的仪式
每卖出一单,心里都格外有成就感
靠着他的努力,帮当地农户销售了百万元的农产品,数字一出来
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
有人问他:“你后悔当初的决定没有
”他回答得很干脆:“从来都没后悔过
”他说,他做这事儿,不是为了赚快钱
而是真心想帮乡亲们的忙
用他的话说,“稳定不一定带来幸福,帮助别人
”这句话,说得真是戳心
即使他不再出这阵子天安门的升旗台,但那份精神
已经深深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
每天,他用镜头记录着一个个农户的故事
用声音传递一份份真挚的暖和
从长安街到乡间田野,变了个场子,但那份初心
那位曾经的升旗手,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:无论身份变了,心里那份为国为民的情怀
这个故事,真是让人感动得不行
你说,这人是不是挺厉害
一会儿在天安门扛旗,一会儿又在泥土里兜售农货,跨度这么大,真是“人活着,就得不断变”,但那份热爱和责任心
你说,这是不是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精神
不管身在何方,心里那份为人民服务的火焰
即使每个人的看法不同,但我觉得,这个观点可能不太一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