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08 19:06点击次数:
10万出头买到准新日产天籁,东莞两年车况实录
日产天籁这名字,最早听说是“带翅膀的东西”,有点意思。那会儿我还在大学门口修电瓶车,没想到几年后真碰上了个“翅膀硬了”的家伙。说的是2022款2.0L XE纯享版,入门配置,但现在看来,该有的都有,不算寒酸。
这台白色天籁,是去年夏天朋友介绍的。他表弟在东莞做生意,用了一年多就想换SUV,说是轿车后备厢放货不顺手。我赶去看车的时候,还下着小雨——两岁生日刚过的小伙子(2023年7月上牌),身板修长干净,公里数才3万出头,一点都不油腻。
销售老李一边擦玻璃一边嘟囔:“这种南方路况跑出来的公里数,比北方耐造多了。”他说得也对,这边没雪没盐碱,道路平整,就怕遇上台风刮树枝蹭漆。不过,这辆一点事故都没有,看底盘螺丝和避震器全原厂状态。听技师小杨说,“发动机舱里连蜘蛛网都没有,你信不?”
动力方面嘛,这2.0自吸发动机156马力、197牛米,说不上暴躁,但城里开足够用。油耗标6.4升,我自己测过,高速能压到5字头,不过市区红绿灯堵起来,也得7升左右。这胃口,在同级别合资B级轿车里算省心。有次跟群友聊起,他还调侃:“你这是养活一只猫的钱。”
空间一直是日产拿手好戏。这代天籁轴距2825mm,我身高180坐前排腿还能伸直;后排三个人不会挤,小孩踢腿也够地方。有回拉满一家五口加行李箱,从东莞跑深圳机场,全程高速大家睡得呼噜响。据说行李厢能塞586L,有次装满矿泉水和榴莲,还剩空位。
安全配置倒挺齐全:ABS、EBD这些基础不用提,还有前后气帘、侧气囊啥的。之前邻居王叔家的轩逸被追尾,他总念叨“安全气囊弹出来救命”。所以选二手时我特地查过维保记录——这辆从未动过大修件,也没喷漆补丁痕迹。
舒适性呢?真皮座椅、电动调节,加热通风都有,就是副驾少个腰托,小姨坐久了爱抱怨腰酸。另外隔音只能算一般,高速胎噪明显,有时候下雨再开窗户,那声音……老妈嫌吵,每次让我把音乐放大点掩盖过去。
智能互联这一块吧,中控屏幕分辨率一般,但支持语音识别和手机互联。我试着喊“小娜”导航去茶山镇,她愣住半分钟才反应,不如手机灵敏。不过蓝牙电话倒很稳,上周送货途中接单,全程不卡壳,比我以前那台飞度强不少。
缺点肯定也有,比如变速箱低速偶尔闯一下,下班堵在松山湖桥底时特别明显;还有内饰塑料感重,看着糙糙的,不像德系那么精致。有一次洗完车晒太阳,中控台摸起来烫手,也是日系常见毛病。这代车型尾厢开启方式死板,只能按遥控或驾驶位按钮,没有感应脚踢功能,每次搬大包小包总要腾出只手来,很麻烦。“厂家就不能学学别人?”群友吐槽道。
价格方面,当初新车落地要18万多,现在10.58万元拿下,相当于便宜七八万块钱。同款行情区间9.8-12万浮动,据懂哥数据分析保值率52%,比本田雅阁那些还高些。一句话讲:亏不了。但用下来发现养护成本并不是最低档,一年六千五百来块钱(含保险保养),虽然比美系便宜,可比自主品牌还是贵些。“省心归省心,总归不是白菜价。”维修师傅经常这样打趣我。
冷知识插一句:据维修站老司机透露,新款天籁部分批次曾出现过方向盘异响问题,好在我的这一辆目前安静如鸡。但每逢进站保养,总会碰见有人问这个事儿。所以二手市场挑的时候最好现场试驾,多转几圈方向看看有没有怪声——毕竟买二手就是图个放心嘛!
最后再补充一个细节,上个月去换空调滤芯,被技师发现副驾驶储物盒螺丝松了一颗。他随口来了句:“这种细节只有原厂装配工人偷懒才会这样,你运气不错说明拆卸少!”弄得我哭笑不得,还特意拍照发朋友圈炫耀了一把,被朋友们取笑半宿,说我是捡漏王……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