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10 10:11点击次数:
海南自贸港的封关运作政策大幕,已经拉开了预热阶段,正月般热闹的儋州市领导干部培训班让全市上下都感受到了“决战前夜”的紧迫气氛。领导们动员发言掷地有声,专家们讲解深入浅出,参训人员摩拳擦掌。这场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制度学习,更像是一场全民集训,把自贸港建设的蓝图画得更具烟火气。而儋州这颗打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第一枪的子弹,究竟能划出多美的轨迹?话题逐渐变得有意思起来。
先看场面,1200人同时参训这架势不少见,但对一个市来说,能把镇、办事处、市直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企业代表“集齐“一起学习,确实是一场罕见的大手笔。就像打牌,这牌桌不仅人齐了,还一桌一桌地下分了主会场、党校分会场、洋浦分会场,分会场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市领导对培训的重视,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儋州对未来自贸港运营的责任感——“一个分会场都不落下,培训任务必须落到最基层。”这就好比网球赛场上努力去每一个方向都接住球,就现场这出认真劲儿,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重担交到儋州手上,任谁看起来也算放心得住。
但别光觉得气氛浓,政策的深度才是真考验。封关运作并不是一个轻飘飘的名词,而是海南自贸港从规划到现实的硬核落地工程。此次培训班直戳政策核心,针对具体领域解读“进口征税商品目录”“货物流通税收政策”和风险防控流程,有些人听起来可能觉得晃眼,这不就是一份技术培训嘛。其实这一套体系要不要命?要命!因为它决定了海南自贸港能不能让全球货物流通流畅起来,同时把地方经济和实体产业一起拉升到一个国际化标准。划重点,人家不是单学政策条文,而是从具体的业务操作手册里,挖出了实操问题——这才是儋州在自贸港“样板间”之战里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。
领导们的动员更是深入人心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阳的开班讲话直言不讳:“这事慢不得,等不起,坐不住。”看到没有,三个感词直接戳破职场里的缓慢节奏,从“今天着急学习政策”延伸到“往后得争分多秒抢发展机会”。说人话就是,如果儋州自己跟不上自贸港封关运作的节奏,没人等你补课。而为了避免拉“学习没用”的偏见,培训班还特别提出要把“学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”,不仅夯实政策,还在招商、营商实战中直接看到学到的价值。这里有一种行政逻辑很耐人寻味:学政策不是为了考试,而是即时操作,从掏刀到落下,让政策效能变成硬实力。这种操作,企业估计都得喊一句:“终于有行动力了。”
此外,此次让封关运作从理论变成产业动作的背后还有一个重心,那就是洋浦的发力。提到洋浦,老海南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港口经济。而如今儋州要在洋浦的基础上拔高自贸港封关的贡献力,为它贴上一张可以复制成全国示范的名片。可是,样板间再漂亮,缺乏制度与产业结合力,那也只是一个样子货。真动作还是要靠这些参训干部回去后带劲儿干活,把招商引资、政策衔接做好才能真正走得远。
临桌旁坐的吃瓜群众突然悟了,高质量发展可不是摆样子的盆景,它得硬核抗压,也得接地气推进。问题就在这里:儋州能熬住压力,把封关运作跑成海南自贸港的骄傲吗?未来城市竞争里的快节奏和质量考验,既要拼硬实力,也要拼智力。而这一次,儋州的跑法会不会给全国自贸区建设一块“海南样板”?问题抛出来了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