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24 15:40点击次数:
目前俄乌冲突已经打了3年多,比近些年的任何一场冲突规模、时间跨度都要大。这仗打的时间已经不短了,俄罗斯应该早做打算了,一方面军事上还是要快点,现在的速度真的很缓慢,但也不是俄军不想快,而是真没这个能力。一直以来,俄罗斯都擅长打烂战,打不了快准狠的仗。再继续打下去,这对乌克兰是消耗,对俄罗斯同样也是消耗。乌克兰有美西方外援,俄罗斯也开始找外援,找的还全是亚洲的。
第一,朝鲜军事支援。
之前朝鲜依据去年签的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,分三批向俄派遣1.1万名“志愿兵”,主要执行夜袭、电子干扰等高伤亡任务。同时,朝鲜还向俄罗斯已提供大量弹药,俄罗斯用资源和粮食以及军事航天技术等作为交换,但士兵用“血肉趟雷”的原始战术暴露俄军装备短缺。俄朝的关系日益密切,且战略上高度绑定,但似乎还不够。
前不久CNN报道称,朝鲜正在准备增派超过3万增援到俄乌前线,是去年参加库尔斯克反攻战朝鲜部队的3倍。前不久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再次访问朝鲜,据称此行目的就是讨论这个问题,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,朝方决定派遣5000名军事建筑工人,参与重建工作,还派遣1000名工兵前往俄罗斯进行扫雷作业。仗都还没打完,就重建确实可信度不高。只要那个“战略条约”存在,朝鲜将不可避免被驱使,愈发深度参与俄乌冲突,而且朝鲜确实很需要俄罗斯的粮食、能源和技术。
第二,找老挝排雷。
俄罗斯去求援朝鲜,竟然都去找老挝帮忙挖地雷了。之前有消息称,又老挝工兵到库尔斯克排雷,人均月薪2000美元。不过老挝排雷术业有专攻,越战期间美军在老挝投下8000万枚未爆弹,中俄都曾帮助老挝排雷。老挝现在去帮忙也无可厚非,而且还有这么高的工资拿。而这也体现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俄军工程兵缺口很大,朝鲜、老挝能否填补还得打个问号。
第三,吸纳一百万印度劳工。
据俄新社近日报道称,从乌拉尔工商会新闻处得知,到2025年底,可能有约100万印度劳工移民到俄罗斯,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。今后西伯利亚寒流估计会是咖喱味的了。中东就有不少印度劳工,并且多次曝光印度裔摩萨德特工行动活跃,非常容易被收买。这要是放一百万印度劳工进来,且不说吓人的繁殖速度,间谍风险也挺大的。能走到这一步,说明俄罗斯真没招了,地广人稀一直是大问题。
第四,从中国买土豆。
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大新闻,但暴露的问题最大。近日俄新社报道称,。今年1-5月,俄罗斯从中国进口了3680万美元的土豆,是去年同期的12倍多。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,今年前5个月通过卡尼库尔干口岸进口的中国土豆达3.2万吨,相当于每天有213吨中国土豆经陆路进入俄罗斯。这个数字有多夸张?去年同期这里的进口量还不到823吨,今年直接暴涨近40倍。这种爆发式增长,直接反映出俄罗斯本土土豆供应的严重缺口。这跟打仗有必然联系,因为军费暴涨,占预算41%,导致农业补贴大幅削减,加上气候不好,土豆产量暴跌,食品通胀率也在飙升。我们以往的认知是俄罗斯是能源、农业出口大国,但现在中俄贸易格局被重塑了。不仅是土豆,中国的西红柿、洋葱、柑橘等农产品也在俄罗斯市场快速扩张,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的依赖加深。俄罗斯的土豆一直是卡脖子问题,种子掌握在外国手上,又缺乏劳动力。俄罗斯生物学和农学技术水平一直都极其抽象,甚至可以说是苏联经济崩溃的主因之一,这回又要栽在土豆手上了?一直靠能源出口,并不是长久之路。军费占比突破苏联解体后峰值,已经深刻影响了其他产业发展,长期战争或引发系统性崩溃。未来关键变量在于2025年冬季前能否取得决定性战场优势,再拖下去情况确实不妙。
参考资料:
俄新社《约一百万印度劳工移民可能前往俄罗斯》 《俄罗斯阿穆尔州从中国进口土豆激增近40倍》
CNN《朝鲜准备增调3万多士兵到俄作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