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19 20:04点击次数:
一场民族主义的风暴,正在印度酝酿。美国加关税,印度不服。街头巷尾,社交网站,麦当劳门口、肯德基柜台,抵制美货的声音越来越响。印度人开始讲,买国货,自己养自己。网上有人直接发图,麦当劳、可口可乐、iPhone,都是“禁止”标志。路边小摊小店,卖本地咖喱、本地饮料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。
事情源头也简单,美国说要惩罚印度买俄罗斯石油,加征关税,直接加到50%。不少印度本地商品,瞬间觉得美国市场没眼看了。印度政府不止一次表达不满,说55%的输美商品都被波及了,影响不小。遍地都是关于买美货是不是还值、美国到底是不是朋友的讨论,买不起了,还对我们下脚,这种情绪太正常了。
社交媒体讨论得厉害。有人说,尊重都不讲,干脆也别做生意。很快,找美国产品、晒抵制Logo、转发“国货之光”,成了潮流。转头看实体经济,麦当劳、肯德基、汉堡王这些老面孔,成了新闻焦点。一些人提议,能不能小摊主做的汉堡也起个本地名字,一样卖。DriveU这样的本土代驾平台,CEO提议:大力推印度自己搞社交,新品牌上马,APP也别老被美企垄断。品牌、服务、手机、饮料,甚至外卖软件,都成了热点。
莫迪在班加罗尔开集会,话说得特别直接。让大家自力更生,他对着台下说,现在咱们印度科技公司能做的在变多,优先照顾自己,手里有条件不要靠别人。全国不少地方的小集会,关于支持本地、抵制美货的话题,气氛火热。和莫迪同一阵营的那个组织,还专门带头全国造势,说现在大家更关注印度品牌——拉国民情绪、讲自尊,也在给商家找新窗口。
马哈詹说得很实在,这种事情要有时间。但可以看到点小信号,大家开始多想一下,自己家的小企业、自己家里的农产品,是不是比外面那一堆外国货来得更重要。就像皮肤护理品牌的马尼什·乔杜里,也拍视频,直接带网友帮本地农民。他说,无论你在哪个行业,本地生产、本地消费,就是一条路。
说到底,美国品牌在印度根子深。什么电话、电脑、汉堡、可乐,这些年卡位太早,要挤走没那么容易。价格、质量、售后、分销网,层层卡死。要逆转并非一朝一夕。上面喊,下面实际动作不会像麦田割草那样见效快。历史上,抵制热闹一阵,但最后老百姓又用回去。有些印度分析师讲,抵制是情绪,市场还是理性。普通人看自己荷包,美货降价就继续买。本地替代品齐了、价格能压下去,才会真出效果。否则舆论归舆论,该用还是用。
特斯拉那头,动作挺有意思。新德里又开了第二家展厅。美国大使也来了,印度商务部的官员也去,场面没见冷清。车要卖,市场要做,谁也不会拒绝新生意。美国企业的步子照走,印度抵制的火,线上强线下弱。该合作还得合作,两不耽误。你说美货全靠抵制砸掉?算盘打得响,但现实总要妥协。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钱包和嘴上的抵制掰掰手腕,最后通常还是以钱包取胜。
这边抵制呼声一高,那头美国企业其实都知道印度肯定是大市场,全世界人口第一,手机、电车、快餐都想圈个地盘。政策和情绪碰撞,老百姓才不管上面那套政治游戏,买得起用得顺就行。如果哪天印度品牌真追上来,质量、体验都能比肩,那才是美国企业压力大的时候。现在,还看不到“逆袭”那一刻,但种子埋下了。抵制是信号,告诉你民族主义在升温,哪怕一时没啥气候,也可能成了未来新趋势。
从旁看,莫迪政府抓这种民族主义,挺懂借势。遇到外部压力,正好团结内部,把经济民族主义炒成大话题。这套玩法,不只印度,很多国家都在学。自尊、独立,谁不爱听?政策压力来了,情绪马上跟上,网络上群众很快就能找到共识。要讲感情,没人比本地更踏实。贸易战,不只政府和企业的事,老百姓也能掺和一脚。以前嘲笑的“抵制美货有啥用”,现在慢慢变成“我家的小企业也上架了新产品,是不是正好支持下”。
贸易战这东西,别只看上层的冷冰冰数据。底下的水可热闹多了,情绪是柴火,抵制动作是火星。能不能烧成火,得看经济结构硬不硬、替代品扎不扎实、民众韧劲足不足。美国惯用高关税,本意是压印度,结果把民族主义推出新一轮高潮。曾经不声不响的印度国货,现在正在刷存在感。每一次“买国货抵制潮”,都像新一场大考,谁能留住买家的心,谁就站稳脚跟。
相比西方很多国家,面对美国压力往往让步,印度这一波反应很直接。不是嘴上服软,先把自家品牌撑起来。固然市场结构、消费习惯、产品价值决定短期成效,但民族认同是慢慢积累的。草根品牌、初创企业、商贸圈都被卷进来,也算是被关税“倒逼”。
风暴刚起头,大浪不知落到何地,下一步才最关键。美国会不会再加杠杆,印度本地品牌能不能扛住压力形成合力,不是一句抵制口号就能决定的。这种场合,经济民族主义不过是刚露头。长远看,市场终归会用脚投票,买家最现实,政策和情绪都是路标,方向得看怎么走,谁抢得了主动权谁就是最后赢家。
真正的“重新思考依赖”,要靠每个人掂量钱包时的选择。对内塑造共同体,对外博弈增筹码,民族品牌的诞生,各种尖锐摩擦下长出来的机会。美国品牌不急,印度品牌不等,唱对台戏的,还得看观众心里的小算盘。政客说,资本在动,情绪跟着起舞,谁能最后收割,还得走着瞧。
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文明、健康的社会风气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