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9-03 19:26点击次数:
歼-36的弹舱长度达到了7.9米,比美国B-2轰炸机的弹舱还长半米,能塞进两枚4吨级高超音速导弹——这个数据让美媒彻底破防了。 他们一边承认中国六代机试飞进度领先,一边却硬拗“进度快等于质量差”,甚至发明新词“够用主义”来贬低中国技术。 可现实是,美国自己的F-47连发动机都造不出来,只能靠PPT画大饼。
美媒的酸葡萄心理早已模块化。 只要中国军工有突破,立马搬出四件套话术:先说“低质量快进”,暗示粗制滥造;再扣“模仿者”帽子,哪怕中国用无尾飞翼布局、美国用鸭翼布局,也要强行说抄袭;接着骂“不透明”,明明美国NGAD项目连张实机照片都没有,却指责中国隐瞒技术缺陷;最后祭出“未经实战检验”,可自家F-47连试飞都没完成,反倒吹成“慢工出细活”。
这场六代机竞赛的差距有多离谱? 中国的歼-36和歼-50去年就实飞了,歼-36三台发动机总推力54吨,雷达反射面积仅0.0001平方米,还能指挥20架无人机蜂群作战。 而美国的F-47至今停留在效果图阶段,发动机项目NGAP因供应链断裂推迟到2030年,预算还被砍掉1亿美元。 五角大楼甚至考虑给F-47装老款发动机凑数,活脱脱“带病上岗”。
更打脸的是,美国空军前高官亲自拆台:F-47的技术根本是10年前的老方案,唯一新的只有编号。 波音连五代机都没造过,硬是靠特朗普政治操作拿下项目。 结果设计图上一对突兀的鸭翼,被网友吐槽“抄作业都抄歪”,单机成本还飙到3亿美元,吓得美军只敢买250架。
美国军工的困境早不止技术问题。 军方、军火商、国会三方扯皮,海军F/A-XX项目因内斗停摆,空军F-47预算遭截胡。 供应链更是千疮百孔——发动机关键部件断供,3D打印核心件良品率仅30%,连材料科学家都被私营企业高薪挖走。 面对中国歼-36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和智能蒙皮技术,美国工程师直言:“我们连铆钉工人都招不齐”。
中国能逆袭的底气在于全链条协同。 歼-36的7.9米弹舱不是魔术,而是气动、材料、动力三环创新的结果:蛇形进气道给弹舱腾出中央空间,翼身融合结构提升30%空间利用率,第三台发动机兼任“充电宝”供电给激光武器。 反观美国,波音和洛马为争订单互相使绊子,通用电气发动机测试数据造假曝光,国会却忙着砍预算填财政窟窿。
当中国用六代机定义新空战规则时,美国连追赶机制都崩了。 歼-36的量子雷达能600公里外锁定目标,配合霹雳-17导弹射程覆盖关岛,而美军还在为“数字孪生”“变循环发动机”这些概念吵架。 西太平洋上空的力量对比早已倾斜:模拟对抗中,歼-36对F-35打出5:1的交换比,逼得美军紧急重画基地防御图。
从“PPT造机”到“实机碾压”,中国六代机撕碎了美军最后的优越感。 当美媒咬死“系统协同才算真领先”时,歼-50已带着λ翼和矢量喷口完成第六次试飞。 而白宫的计划表上,F-47的2030年首飞日期,默默对准了中国六代机量产的时间线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