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8:01点击次数:
很多人把“信息化”和“数字化”当一回事,其实不一样。
信息化的重点是“流程”,数字化的重点是“数据”。
数字化是什么?让数据“流起来”,会算账、会分析、看得见。
一句话:把业务流程中的数据抽取出来,能存、能算、能分析、能看见,支撑后续决策和优化。
比如:
P8系统不仅能通过质量问题管理业务流程收集各领域质量问题信息,还能知道各领域质量问题的已闭环和未闭环数;各领域、各单位质量问题归零率及平均归零时长;各研制阶段质量问题原因分布等计算和分析数据。
通过MES系统不仅能编制并下达工序计划,还能对工序计划进行统筹,评估出各班组人员、设备的正常能力、负荷能力和最大能力。
通过合同管理系统不仅能起草与编制合同、签订合同与审批合同,还能生成异常履行合同台账;统计履行异常合同的总数、当月异常合同数、异常履行合同涉及总金额。
这就进入了“数字化”的阶段。
数字化本质是:把系统里的信息“提取为结构化数据”,让它资产化、可视化、可分析、可管理。
它解决的是“数据看不见、用不上”的问题。
所以,信息化是铺路,数字化是造车。
举个例子:
假设你建了个SRM系统(信息化)记录了10万条物料信息,但你光有“物料编码+物料名称+型号规格”,没用。
数字化的动作就是: 物料-供应商匹配:系统通过物料分类和供应商能力矩阵,建立物料与潜在供应商的匹配关系,确保每种物料都有合适的供应商资源;
绩效关联评价: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很大程度上基于其提供物料的质量、交货准时性等指标,物料表现直接影响供应商评级;你要有数据仓库、BI平台、数据建模、可视化看板,这才叫“数字化基础设施”。
数字化的核心三件事:
数据资产管理(数据从哪来,怎么定义,有没有主数据)
数据可视化能力(有没有管理指标看板,业务能不能读得懂)
数据驱动业务流程(不是拍脑袋,是看数据决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