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 > 意昂体育介绍 >

反对阅兵,触碰底线,日德愈发嚣张,战败国为何频频挑战中国?

发布日期:2025-09-03 00:18点击次数:

8月24日,日本突然借着外交渠道对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发出呼吁,建议他们别去参加中国的九三阅兵,还说什么“过度集中在历史”以及“反日氛围太浓”。这番话一出口,不仅令人愤怒,也引起大家的警觉。

就在那会儿,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也在日本转了一圈,临走前突然发难,指责中国的三件事,还敢干涉中国的领土主权。日本和德国,一个是亚洲的战败国,一个是欧洲的战败国,现在竟然穿在一块,打算挑战中国的底线。

这到底是偶然碰巧,还是早有谋划?他们为什么要选在阅兵之前的关键时刻一齐出手?战败国到底惧怕些什么,又想得到些什么呢?

从2015年70周年阅兵起,日本就开始变得不太平静。那次阅兵之后,日本外务省竟然砸了560亿日元,打算在全世界“包装”自己在二战里的形象。

这大笔钱,根本不是用来反省战争的,而是想扭转历史、洗清罪责。他们给亲日学者送钱,影响外国的教材内容,连慰安妇问题都不愿意道歉或赔偿。十年过去了,到2025年,日本这场“形象战”已经变得越发疯狂。

他们担心的不是阅兵活动本身,而是怕中国揭露事实,把他们那段历史揭个底朝天。8月15日,日本高层集体去拜靖国神社,完全无视中方的激烈反对。

这天本该是他们反思和悔过的日子,却偏偏选在这天去“向甲级战犯致敬”。从首相石破茂,到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,大家都去了。他们嘴上说着“终战纪念”,骨子里却还是不甘心失败、不肯认错的心态。

就在这一天,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也插了一脚,跟着日本谈“终战”,不提“抗战”,还规定公职人员不能参加九三阅兵。

两边一唱一和,简直像是在联手帮日本洗白,淡化了中国抗战的成就。台湾方面甚至威胁老百姓不能去大陆参加阅兵,这招被国台办骂成“民族败类”。反观中方,直接邀请台湾各界人士来参加纪念活动,态度明确、立场坚决。

另一方面,德国也不示弱。8月17日,德国外长在东京突然抛出了三项要求:一是希望中国不要支持俄罗斯;二是不限制稀土出口;三是在台海、东海和南海问题上不干涉维护主权。这三条,完全踩在中国的底线,气氛当然不太好。更挺离谱的是,德国还说这些是为了“战略对话”,但说白了,这全都是挑衅的话。

这不叫对话,倒像是在“抢戏”。他们选在阅兵的前一刻故意挑衅,就是想在新闻上压过中国,打乱中国的节奏。这一年多来,德国的表现也挺激进的,动作频频。

2023年6月,他们推出了第一份《国家安全战略》,把安全的范围从传统的军事扩展到经济、贸易、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。到了2025年3月,德国联邦议会调整基本法,把军费限制给放开了。紧接着,德国总理吆喝着“德国回来了”,宣布在八月底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,全面整合情报和决策体系。

这表明德国已经真正摆脱了战败国的标签,准备迈向“军事正常化”的新阶段。与此同时,日本也在全力推进扩军和修宪,不遗余力。

在2025年初,他们宣称《中日联合声明》对自己“没有法律约束力”。这份声明可是中日关系的政治根基,说明了日本承认一个中国原则,也体现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合法基础。日本这么做,基本上就是在否认战后秩序,试图撕碎那些历史协议。

他们希望从那个“被压抑的战败国”转变成一个能和中国平起平坐、能够“讲条件”的国家。这次阅兵,成了他们心里的一根刺,惹得他们心烦意乱。

中国的九三阅兵,不光是展示了武器装备,更是表明了一种大国自信和历史责任感。日本担心的,是国际社会重新审视二战历史,集体团结起来维护战后安排。德国害怕的,是自己的“正常化”进程被中方的舆论压力所压制,难以在舆论场上掌握主动权。

于是,他们就干脆联手搞起了阻击战。在东盟十国中,菲律宾可是唯一一个明摆着挑衅中国的国家。

他们经常在南海找麻烦,特别是在黄岩岛问题上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。台湾当局还配合日本,试图用“终战”这个说法来掩盖抗战的历史。两边都受到美国的影响,日本更是美国在东亚的“战略前线”。在这场角逐里,既想讨好美国,又试图压制中国。

可是,实际情况并不如他们所愿。8月28日,中方公布了参加阅兵的外宾名单,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内,共有26个国家的元首确认出席。

中亚和东南亚的国家也都派了高级别代表,甚至金正恩也会到场。这些地方不少国家曾在二战时遭受日本的侵略。对他们来说,亲自来参加阅兵,其实是一种表明立场的方式。

越是被日本阻挠,这些国家心理的坚决也越发明显。日本还投入了560亿做全球宣传,试图扭转国际社会对它二战时期形象的看法。

他们打着“改善形象”的幌子,实际上是在美化侵略历史。这场宣传斗争,目的并不是真想着和平,而是为了掩盖战争罪责,洗白军国主义的污点。这不仅是在侮辱历史,也是在践踏受害国人民的记忆。而德国嘛,则利用俄乌冲突,大肆宣扬“俄罗斯威胁论”,借此借口加快扩充军备。

德国军方现已在东欧增派了不少兵力,还在提升武器的生产能力,甚至开始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。他们在2025年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,意在提高决策的效率,为军事扩张铺平道路。这和战后一直倡导的“克制文化”形成强烈对比,明显表明德国已经彻底走上了“重新武装”的路线。

德国也开始打“印太战略”的旗号,在亚太地区找存在感,和日本一道,把区域安全问题炒得热火朝天。所谓的“印太安全”,其实就是在亚太扯起了风,到处制造些紧张气氛。

瓦德富尔在东京谈到了台海、东海、南海,还说这些地方“越来越有攻击性”。这些说法纯属凭空想象,没啥根据,主要就是想占领舆论阵地,把亚太变成新的角逐战场。他们试图把安全话语权从区域国家手里夺走,变成西方自己掌控的“公共安全”问题。同时,在经济方面,德日的动向也得警惕着点。

他们在半导体和关键矿物供应链上加把劲,试图搭建一个不给中国插手的“小圈子”。借着“经济安全”的幌子,实际上是在推行“去中国化”,想把全球产业链划分成西方阵营和非西方阵营。

这事儿对全球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了很大伤害,也是在封锁中国的科技发展道路。日本已经着手限制对中国出口半导体设备,德国也找借口,用“人权”作为理由打压中国企业。

在经济和安全方面,他们联手搞事情,想通过全面打压中国,来抢占下一轮全球格局的主动权。然而,事实证明,这种策略根本压不住中国的崛起,反倒会推动新国际格局的加快形成。中国的市场、技术实力和产业链优势,注定不会轻易被取代。特朗普再度登场之后,到也让局势变得更复杂了哦。

他决定在阅兵那天会见波兰新总统,但不参加中国的阅兵仪式。而印度总理莫迪也只是出席上合峰会,没去参加中国的阅兵。

这些安排本来是各国自己做主的事,但日本偏偏跳出来,想去干涉别国的决定,还妄想着用外交手段施压,来改变别国的立场。这样的做法,已经严重侵犯了他国的独立自主权。

日本之所以如此表现得那么嚣张,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国际形象,更是为了争取国内选票。自民党议席缩减,他们特别需要吸引那些极右翼选民的关注。于是,媒体开始散播“日本自卫队能打败解放军”的说法,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制造一种紧张和恐慌的氛围。这些说法根本没有什么根据,纯粹就是为了政治操作而已。

藏在背后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回潮。德国跟日本的“国家正常化”嘛,说白了就是想重新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。

他们不甘心接受战后安排的限制,试图通过挑衅中国,打破过去的约束,重新掌握话语权。从历史、正义到现实角度来看,中国无疑是战胜国,维护战后秩序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权益。

亚洲和整个世界,也绝不会允许战败国再次上位。这次中国举行的阅兵,不只是为了缅怀过去,更是在回应当前形势。

每一件装备、每个方阵的亮相,都是国家实力的真实写照。对于挑衅行为,中国不靠空话,而是凭借硬实力和底线。谁在制造事端,谁在维护稳定,时间会说话。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