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11 14:59点击次数:
2025年3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,八大方向30项举措直接瞄准“钱袋子”和消费场景。 政策核心就一句话:让老百姓有钱花、敢花钱! 工资涨了,补贴来了,消费贷利率降到3%。
更猛的是,政策首次明确“稳住股市就是稳住消费”,把资本市场和消费绑成了命运共同体。 结果呢?消费REITs被疯抢249倍,中证消费指数估值跌到10年最低点,格力电器股息率飙到5.4%。 机构资金已经动手了:保险资金狂买REITs,持仓从73亿冲到104亿;外资也开始调仓,消费股成了AI之外的第二主线。
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网下认购达249倍,底层资产济南购物中心出租率95%以上,直接引爆二级市场。 消费REITs为啥这么疯? 政策开路+资产升值双引擎驱动!
政策端,国家把百货商场、农贸市场打包成REITs,让普通人也能当“包租公”。 2024年消费REITs平均涨20%-60%,华安百联REIT上市首日暴涨30%,年化分红率4%;华夏华润REIT一年涨40%,净值冲到6.68元。
资产端,核心商圈项目成了香饽饽。 上海又一城、华润万象城这些地段王者,客流量2024年同比增11%,租金稳中有升。 但别闭眼买! REITs分化严重:社区商业的物美REIT靠麦德龙和炸鸡店稳住了现金流,而武汉某仓储REIT曾因租金下滑三天暴跌24%。
打新攻略也卷出新高度:深交所1000元起购,上交所1000份起购。 机构密招是盯紧两个指标——增值率(选低于50%的)和现金分派率(选超4%的)。 比如华威农贸REIT分派率6.25%,上市首日直接涨停。
中证消费指数PE从2021年67.7倍砸到18.78倍,PB从11.28倍腰斩到4.10倍,创十年新低! 食品饮料龙头市盈率只剩十几倍,格力电器、海澜之家股息率冲到5%以上。
机构已经用真金白银投票:消费股占公募仓位从12%提到15%,北向资金两周扫货30亿。低估值背后有硬逻辑——政策补贴直接拉动业绩! 格力空调以旧换新订单增40%,珀莱雅靠大单品策略净利增速25%,安井食品预制菜产能扩张踩中家庭便捷需求。
但千万别抄错底! 白酒分化惨烈:茅台PE从72倍缩到20倍,洋河靠“梦之蓝”宴席市场回暖;而区域乳企还在库存泥潭里挣扎。 零售更惨,永辉超市PB破净,王府井靠免税牌照勉强续命。
政策催化的三大“吸金兽”
方向一:消费金融股东躺赚
消费金融公司放贷规模暴增,参股方闷声发财。 重庆百货手握马上消费金融31%股份,年赚22.8亿;红星美凯龙作为海尔消金二股东,家电分期业务直接带飞家居销售。
方向二:消费龙头吃透政策红利
免税之王中国中免(601888)被文旅REITs政策点中,商业体可能打包上市;海尔智家(600690)更绝,左手卖家电右手搞分期,双杀消费市场。 高股息龙头成避险王牌:格力电器(000651)分红5.4%,双汇发展(000895)股息率5.23%,秒杀银行理财。
方向三:新消费赛道野蛮生长
Z世代把泡泡玛特PE买上104倍,但真正的金矿在政策清单里:低空旅游开放,中信海直直升机观光订单翻倍;AI眼镜爆发,雷柏科技市值不足百亿却被游资盯上;连老年人钱也好赚——悦心健康养老社区床位利用率95%,翔宇医疗康复器械政府采购量涨35%。
政策倾斜+流量红利,云南旅游板块成了最野的黑马。 2024年游客1.3亿人次,旅游收入1.5万亿! 丽江股份(002033)垄断玉龙雪山索道,绑定香格里拉生态圈;云南旅游(002059)运营普达措国家公园,景区收入年增15%。
更绝的是跨界玩家:云南白药(000538)把日化品塞进旅游特产店,牙膏卖成景区伴手礼;华天酒店(000428)在西藏开中高端民宿,房价比市区贵30%照样爆满。
明牌是政策兜底:《方案》要求“多措并举稳住股市”,消费股下跌空间被锁死。 但暗雷也不少——消费REITs若出租率下滑(如武汉仓储案例),分红可能瞬间缩水;医美监管突然收紧,爱美客股价单日暴跌12%;甚至家电补贴若退坡,格力业绩增速可能砍半。
机构应对策略泾渭分明:保守派死磕高股息(格力+双汇+公用事业),激进派押注AI消费(雷柏科技+海信视像),区域派围猎云南旅游股。
消费主题基金规模三个月暴涨40%,华安消费REIT(508002)散户持有比例从18%飙到32%。 游资更凶悍:居然之家(000785)因REITs概念三天两板,西域旅游(300859)借“天山号”旅游专列题材月涨80%。
但真正的信号来自外资:消费板块占北向持仓比例从7.2%升至9.1%,贵州茅台单日获净买8亿。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点破玄机:“消费估值修复才走完第一阶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