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10 16:01点击次数:
“国庆结婚的人也太夸张了吧!”办公室的小姑娘甩过来一张截图,是她这个假期要赶的婚礼清单,密密麻麻的,足足有五场。
这感觉有点不对劲。往年这个时候,大家聊的都是去哪儿玩,怎么抢票,今年画风突变,话题中心居然成了婚礼、份子钱和高速上动弹不得的电动车。号称能跑六七百公里的新能源车,一到节前就集体“心慌”,车主们生怕在服务区为个充电桩打起来,干脆提前三天就往高速上挤。结果呢,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,广东、贵州好几条路直接堵成了停车场,有人硬是在上面耗了两天一夜。
这种提前到来的拥堵,只是今年国庆前一系列反常景象的开端。
高速上堵着的人,或许正盘算着到了目的地去吃顿好的。奇怪的是,今年菜市场的反应异常平淡。往年节前必涨的猪肉,现在稳稳地维持在二十多块一公斤,鸡蛋还是那个价,四块五一斤,甚至有些蔬菜还便宜了。批发市场的数据解释了这一切,进货量比平时多了5.5%,供应充足得让人踏实。大家好像一夜之间都想明白了,家里冰箱就那么大,冷链和外卖又这么方便,实在没必要提前囤货,搞得自己紧张兮兮。
不囤菜,不代表不消费。钱只是换了个地方,流向了更直接的快乐。成都前阵子发的餐饮券,满301减300,几乎等于白送,六千张券一眨眼就没了。北京、上海那些老字号饭店,包间早就被订满,就连大厅都得提前好几天预约。很多人为了避开假期高峰,选择提前跟家人朋友聚餐,把节日的仪式感拉满了。这种“错峰”聚餐,反倒让餐饮市场提前火了起来。
有人把钱花在了饭桌上,也有人把钱省在了酒瓶里。做酒水生意的一个老板最近很是头疼,他说进了三十箱白酒,现在还有十二箱在仓库里睡大觉。要知道,往年这个时候,飞天茅台的价格早就起飞了,今年批发价却跌到一千七百多。五粮液更惨,直接跌破九百,创了新低。红酒就更不用提了,几乎无人问津。大家好像不再需要靠一瓶好酒来撑场面,毕竟现在开车的人多了,加上各种禁酒场合的限制,喝酒的机会本就越来越少。
同样遇冷的还有大闸蟹。阳澄湖的蟹农望着满塘的螃蟹发愁,四两重的公蟹批发价都到一百二了,可市场就是不动。有个蟹农直言“市场崩了”,一天也见不着几个买家。商贩们也倔,宁愿耗着也不降价,都把宝押在国庆那几天。但消费者心里有杆秤,现在的大闸蟹还没到最肥美的时候,膏黄都差口气。更何况,今年的梭子蟹价格是近几年最低的,两相一比较,很多人自然选择了更实惠的后者。
消费的理性,奇妙地与一些传统习俗的回归交织在一起。去年因为是“无春年”,很多人觉得不吉利,都把婚期推迟了。于是,今年的“双春年”加上农历八月的国庆,成了扎堆结婚的绝佳时机,尤其是十月三号那天,更是被视为黄道吉日。酒店婚宴的档期排得满满当当,有的人甚至要赶二十场婚礼。不过,热闹归热闹,婚礼的规模却在悄悄变化。过去动辄四五十桌的大排场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十几桌亲朋好友的小型聚会,更注重温馨和质量。
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现象,从堵在路上的电动车,到卖不动的茅台,再到订满的餐厅包间和变小的婚宴,背后都指向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趋势:大家过节的方式正在改变。那种为了面子、为了攀比的消费正在退潮,人们开始更关心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求。
花钱,要花得值,花得舒服,这似乎成了新的共识。不知道那个堵在高速上,拉着一车大闸蟹的司机,看着窗外缓慢移动的车流时,会不会也在想,这个假期,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