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9 15:09点击次数:
1
上周大宝飞去英国读书了。
杨先生送她去的。
其实本来不打算送,她同学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的,大宝也觉得自己一个人可以搞定。
但我婆婆不放心,每天担心得睡不着觉,连做梦都梦到大宝喊救命。最终杨先生决定还是送一送。
我没跟着去旅行,是因为12个小时的飞机让我觉得生不如死,而且来回一趟花费太高了,不如把钱省下来国庆一家人出去玩。
一落地英国,杨先生就成了大宝的累赘。
过海关啥的,全是大宝带着她,还遇到工作人员盘问,问她出国干啥,她说读书,又问杨先生干啥,要待几天。
杨先生的英语根本无法跟人交流,全部得大宝搞定。
出飞机场后,打车到学校宿舍,到宿舍后,拿钥匙,以及各种流程,全部是大宝搞定。杨先生住酒店,也是大宝帮忙办入住。
杨先生唯一的作用,就是做搬运工,帮忙拉行李箱。
出个国,他和大宝的位置完全翻转过来了。在国内是啥啥都他做,到了国外,完全两眼一摸黑,连交流都是问题。
这下轮到婆婆担心杨先生了,在视频电话里叮嘱大宝:你爸回国时,你可得帮他打好车呀。
不知道杨先生啥感觉,反正我的感觉是,又心酸又开心。
心酸的是,父母终究被甩在身后了,已经跟不上孩子的脚步,以后需要孩子带我们去看更大的世界,双方的位置已经悄然间变换了。
开心的也正是这个,孩子终于比我们走得更远了。
当然,大宝的英语也只是能勉强应付,很多时候需要连蒙带猜。不过遇到的人都很友好,大家一看是留学生,都会刻意放慢语速。
估计在那个环境里泡几个月,英语会进步得很快。
2
大宝还算独立,在国内经常和同学各个城市跑,我们出去旅行,也是让她做攻略。
而且她交友能力也强,在武汉两次转学,每次都快速和同学处成朋友。
所以她去国外,我倒没怎么担心,觉得她肯定能很快适应。
结果到英国的第一天,她说想回家。
虽然曼城已经是英国第二大的城市了,但便捷程度跟国内没法比,买东西还不如在老家小镇上方便,一般都要走好远的路,很多东西还买不到。
去的那天又一整天都下雨,她和杨先生一天走了近2万步。
饭又贵又吃不惯,杨先生那么不挑剔的人,都说饭难吃。虽然有中餐馆,但就是没有国内做得好吃。
再加上刚去还没有朋友,交流又没那么顺畅,再想想接下来要面对的压力,觉得简直太难了,所以第一天就开始想家了。
杨先生特意数了数,街道上走过的人,每十个就有至少两个是中国人,学校里更夸张,十个人里至少有四个是中国人。
这也让他觉得比较放心,那么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,大宝肯定也可以的。只要开学了,就能认识新朋友,然后就不会那么孤单了。
3
杨先生在英国待了两天,第三天回国,大宝也要去学校参加迎新周。
然后快速和宿舍的几个中国同学处成朋友了,大家一起去买菜,每天合作做一次饭。
(西红柿蛋汤是大宝做的,其他菜是同学做的)
生活上问题不大,但学习上,遭遇了地狱级难度。
计算机专业挂科率高达15%,一开学就面临挂科焦虑。
而且一进教室,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白人,中国人寥寥无几,女生更是几乎看不到。
学校有很多小组作业,是算到总成绩里的,她担心到时组队没人选她。
所以每次打视频电话,眼泪都在她眼眶里打转,只是强忍着没哭。
送她走的时候我都没哭,但现在想到这些,就会忍不住流泪,也会忍不住有点焦虑。
我知道,这个阶段总是要经历的,时间长了,一切都步入正轨后,也就好了。
希望大宝快点适应吧。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