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14 15:12点击次数:
作者/青衫言
门口排队的人一直没断过,草坪上有小朋友追着网球乱跑,露出的剑麻球场边上盒饭香味混着啤酒气,人声嘈杂、欢呼声断断续续——温网总是能制造一种气氛,就是谁都不觉得自己离奇迹很远,比赛场里一切都有可能,正好今年又真的出了大冷门。
大满贯冠军,一个接一个倒下,特别女单,17号种子活着的只剩下萨巴伦卡。早早出局的拉杜卡努挥挥手就没再出现,斯瓦泰克、科贝尔这些大热门也是毫无反抗地被拍下来,新闻区里评论一片“又一个”,连电视主播都开玩笑说已经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冷门创造者。
最多人聊的是谢拉,意大利人,世界排名101,人也瘦瘦高高,带点意大利南部小城市的憨气。这次温网来得有点儿误打误撞:资格赛最终轮都输了,走到更衣室都感觉比赛结束了。裁判通知的时候人有点懵,空出来一个正赛位置,被幸运落败规则救了一把,谢拉说当场就掉了点儿眼泪。
赢了第一场就有人开始关注他,连赢三场前十六,这还是史上第一次有资格赛输球还能打进16强的。头一回还不是凭本事晋级,第二回又靠自己翻身,朋友发消息说比买彩票还刺激。
最让人觉得出戏的是那场两个百名开外选手互掐,谢拉和102号的布克沙,打了整整两小时,第一盘谢拉几乎要崩,发球一度没信心,看台边意大利球迷高声喊着“FORZA”,谢拉愣是咬牙撑住。第二盘谢拉找回节奏,看得出来开始敢于走上网,决胜盘拉锯僵持,布克沙几次救球,谢拉最后一记正手打穿外角,球场炸开似的起哄。
转过头就是圈子更炸裂的爆冷,俄罗斯34岁的帕芙柳琴科娃,和大阪直美的对决。大阪赛季状态其实回升不少,发球力量和底线发起都很有压迫感,进攻端明显更锐利。两个人首盘大阪直美占尽优势,帕芙柳琴科娃落后五局,许多粉丝都觉得大事已定。没想到后面突然切换思路,连续两次发球上网得分,反手截击稳准狠,熟练度不输小威的巅峰那几年。大阪在必须拿下自己发球局时犹豫了一下,双误一个,帕芙柳琴科娃抓住之后彻底调动全场,最后大逆转。打完后有人评论,经验压住了冲劲。
数据看着眼晕,这些天前八种子十六个倒了十五个,历史最混乱的一届温网,没一个专家敢押冠军归属。相比往年,单打赛事大冷令人咋舌,电视台转播都改直播流内容,不能只聚焦大种子。现场导师席上讨论分外热闹,有人说草地比赛本就冷门多,发球上网战术复兴,速度慢了更容易被低排名选手钻空子,还得加上温度高,三十度以上的球场,体能分配一出差错就拉垮。
谢拉能继续爆发,大半靠临场调整。教练团拆解对手数据,特别准备了草地上拍球、滑步方案,不像传统意大利选手更习惯红土,而谢拉速度快、步伐轻盈,正手击球时顺势下压,把球压得格外贴网,这和对手拉开的底线球形成鲜明对比。抓住局点,果断提速延长多拍,数次挽救破发,场边观众跟着“Bravo”声一浪高过一浪。
而帕芙柳琴科娃这类老将,比赛里频频做出微调,比如落点提前半步、线路变化突然加快。大阪直美连追分都被带乱节奏。帕芙柳琴科娃更衣室里接受采访,说最多的一个词是“耐心”。她笑着说:“老将要活下来不容易,得等机会,总得会改变打法。”
有人说乱局让赞助商不高兴,毕竟少了大明星压阵。但现场气氛热烈,观众反倒乐见冷门。网上小组讨论谢拉奖金问题,也有人调侃帕芙柳琴科娃快要成为温网史上最会熬夜的球员。“只要上场,她就能打出不一样的比赛。”一位德国解说员在社交媒体留言。
主办方其实挺满意,这两天直播收视率明显攀升,意外多、故事多,线下参观的门票一票难求。温网同意增加替补名额,让锦标赛更具悬念,本届正赛32强里大满贯冠军竟然有7位,新面孔占绝对多数。亚洲本届剩下的萨巴伦卡,前景不明,欧洲中南部突然冒出好几个打疯的新人。
动态还没结束,十六强赛即将开打,谢拉对帕芙柳琴科娃,是否能继续写神话没谁把话说满。谢拉自己采访说“每天都像最后一战”,他语气很淡,身上没太多压力。主场城市雨水可能来袭,草场柔软,球速变化更大,没人知道这会不会又给谢拉一点点小运气。
网球比赛,有时靠技术,有时也得看极限时刻谁不手软。价值三百万英镑的冠军奖杯每天换着方向闪光,球场外无数人围观,冷门主角们还在接连创造纪录。谢拉这一路,估计要被写进温网历史回忆录。有人觉得是时代变化,低排名球员也能不断打穿天花板,每一次晋级都给了温网不同的颜色。
后面比赛无论结局如何,这年的温网已经变了样。你怎么看这场冷门不断、故事不断的比赛?评论区聊聊。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